泰山封禪
關燈
小
中
大
泰山封禪
對於皇後的問題, 秋東沒直接回答,反而道:
“那要看是阿娘想改,還是阿耶想改了。”
“阿娘如何?阿耶又如何?”
皇帝覺得有趣, 看福王憊懶樣子,問出的話都帶上了幾分笑意, 讓這個本該分外嚴肅的話題,多了些許溫情。
秋東卻說起了一樁眾所周知的陳年往事:
“昔日太|宗皇帝, 也就我祖父在位時,世家大族, 尤其是以清河崔氏為首的山東世家大族, 仍然對朝政有很強影響力,單從五姓七望家族,傲慢的不與皇家通婚,就能看出一二。”
宰相薛元超都曾感嘆:“此生所憾為不能娶五姓之女也”。
而他們老李家,在世家那裏,也只勉強算個新貴。跟隨老李家起兵的那些人,很多連新貴都撈不著。
他說:“舊的世家大族, 依靠婚姻關系,吸引朝廷新貴們向他們靠攏, 進而擴大世家在朝中的影響力。
所以祖父他老人家便起了念頭, 命吏部尚書高士廉修《氏族志》, 堅持的原則便是‘欲崇樹今朝冠冕’, ‘不論數代已前, 只取今日官品、人才作等級’。重新劃定世家等級, 自此李姓皇族成為一等世家, 而外戚成為二等,五姓七望世家, 仍然名列前茅。”*
所以呢?殿內靜悄悄的,帝後二人都沒說話。
秋東終於睜開眼,揮退殿內伺候的奴仆,語氣雖輕但很確定:
“所以阿娘主張此事,與阿耶主張此事,本質的區別在於,阿耶想繼續祖父未完成之事業,再次打擊世家門閥的力量,而阿娘是想提高武姓的威望。”
當然了,秋東相信他阿娘並非全然私心。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,還不是帝王的她,不可能去做皇帝該做的事。
秋東也很能相信,此時的阿娘,並未生出登頂天下的野望,畢竟如今阿耶健在,太子阿兄仁義之名,朝野內外稱讚。阿兄之下,單是阿娘生的兒子便有三個,另有阿耶其他成年兒子無數。這江山,輪也輪不著阿娘。
皇後並未著惱,頗為好奇的問了一句:
“福王緣何這般做想?”
秋東看她一眼,偏過頭,喝口溫度剛剛好的甜湯,語氣莫名矮了三分,別別扭扭道:
“昔日,阿耶欲立您為後,以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等人為首的隴西貴族極力反對,其原因之一,便是王皇後出生太原王氏,而您文水武氏,乃籍籍無名之輩,憑甚可取而代之?”*
阿娘在這方面,向來不是個大度人,不可能不記仇。當然了,也並非說阿娘就是個小氣之人,可還是那句話,得看用在什麽地方上。
皇後被幺兒的直言不諱逗笑,與皇帝對視一眼,都從對方眼裏看到了深深的遺憾。
如此聰慧通透,若是長成,定能成我大唐頂梁之材吶!
秋東一點都不想看懂兩人的眼神,反正十年,二十年,三十年,發現他總也吊著口氣死不了的時候,耶娘便不是今日之心情啦。
到時候誰煩誰且說不定呢!
這日,秋東正與阿姐裝扮成背著家裏人偷偷出門見世面的小郎君,混進大名鼎鼎的平康坊,非常大手筆的要了二樓雅間,見識晝夜喧呼,燈火不絕,京中諸坊,莫之與比的繁華。*
兩人被目不暇接的表演吸引了全部註意力,忽聽旁邊有人驚呼:
“今早由李義府上奏,請求陛下修改《氏族志》為《姓氏錄》”!
一石激起千層浪。
因兩邊雅間的窗戶都是打開的,這話讓秋東和小皇姐聽了個清清楚楚。
小皇姐向來不理朝政,還沒想通其中關鍵所在,只雙手撐著下巴,好奇道:
“這與咱們又有何關系呢?”
又怎會沒關系呢?
秋東淺笑,俊美的面容在陽光下熠熠生輝:
“且看著便知,對朝局是一次清洗,對阿娘是一場大豐收。”
果然,這一提議在朝中引起軒然大波,然而最終結果是,五品以上官員全部進入《姓氏錄》,其家人終生免除徭役,且享有政治經濟上的特權,進而打擊了世家門閥的勢力。
皇後文水武姓成了一等世家,而像李義府,許敬宗等擅鉆營,在朝中名聲不佳,從未出現在《氏族志》中之人,也因官居宰相,位列《姓氏錄》二等。
朝中局面為此大變,寒門庶族借此機會登天子堂,與世家門閥之力量相互抗衡。
結果與秋東預料的幾乎一模一樣,讓太平對阿弟的智慧有了更深了解。
這些日子,秋東與小皇姐,將長安城一百零八坊逛了個遍,對平康坊的興趣減淡,兩人稍作改裝,迷戀上了衣冠家。
衣冠家,初聽此名,秋東還以為是什麽裁縫鋪子或成衣鋪子。
結果進去才發現裏頭別有洞天,有蕭家餛飩,漉去湯肥,可以淪茗。庚家棕子,白瑩如玉。韓約能作櫻桃畢羅,其色不變。有能造冷胡突鲙、鱧魚臆、連蒸詐草、草皮索餅。*
簡直像是到了快樂老家。
秋東身著靛藍綢衣,頭上戴著碩大鬥笠,遮住了大半身形,即便吃飯也不取下,四五十號家丁侍衛隨行,已經是衣冠家的常客啦。
和小皇姐對面而食,吃的小臉紅撲撲,從內而外散發出幸福氣息。
只能說,不管家裏飯菜多香,孩子都喜歡去外面吃零食,這種事從古至今不鮮見。
小皇姐做郎君打扮,很是秀氣的用帕子擦了嘴角,看一眼周圍,全是他兩帶出來的侍衛,才低聲對秋東道:
“阿弟你知道嗎?我聽薛三郎講,在修改了《姓氏錄》後,阿娘不滿足於文水武姓位列一等世家,又將外祖父武士彟追封為周國公,外祖母楊氏封為榮國夫人。
阿弟你說,阿娘她到底在想什麽呀?”
秋東理解小皇姐的困惑,眾所周知,早年外祖父的發妻相裏氏去世,留下兩個兒子,武元慶與武元爽。
外祖父很快續弦,續娶的就是他們的外祖母楊氏。而楊氏過門生下三個女兒後不久,外祖父便去世了。武元慶與武元爽,仗著家中男丁身份,便對楊氏母女極盡淩虐羞辱之舉。
也就是說,阿娘幼時在家中沒少受異母兄長的欺淩。
等阿娘成為皇後,武元慶被貶為龍州刺史,到任即病逝,武元爽則被貶到濠州擔任刺史,後來因罪被流放到振州而死。*
說裏面沒有阿娘覆仇的意思,誰信吶?
太平很難相信阿娘對武家人還有多餘的感情,可如今,阿娘又一再擡高外祖父的身份,讓太平困惑極了。
秋東提醒她:
“感情和實際需求是兩回事,阿娘在提高武家地位的同時,也是擡高自身聲望吶,否則阿娘身為皇後,又剛剛躋身一等世家之列,卻身後無武家子侄支撐,朝堂更無一能用之人,放眼望去,兩手空空,她心裏會不安的。”
阿娘那樣的女人,心裏不安會做出什麽,阿耶身為枕邊人心裏清楚的很。所以很多事,看似是阿娘一意孤行所為,可未嘗沒有阿耶的縱容。
太平又不是傻瓜,很快接受了這個說法,眼珠子一轉,很會舉一反三,小聲道:
“那我曉得了,阿娘追封外祖父為周國公,而外祖母卻非周國夫人,而是榮國夫人,這就是阿娘對武家的態度,我說的對不對?”
秋東骨節分明的手從袖中伸出,輕輕敲在阿姐腦門兒上,語帶讚賞:
“孺子可教!”
有些人的出眾,即便大鬥笠遮住全身,也是無法阻擋他散發出來的光芒。秋東只露出一只手,周圍便有不少食客偷偷朝這邊打量。
得,太平一瞧,便知道這地方又待不成了。
阿弟這個惑人精,走哪兒,哪兒有人丟魂。
這些天,他們不止一次遇到這種情形,太平很熟練的一招手,周圍護衛們便將福王保護的密不透風,快速離開此地,不叫任何人近身。
等他們的身形消失在人群中,才有食客低聲打聽:
“方才是哪位貴人,怎的從未在長安城見過?排場不是一般的大,舉止優雅,瞧著便氣度不凡,若能結交一二,豈不美哉?”
長安城這地方,一片瓦掉下去能砸到三個縣令,總有那消息靈通的,便低聲警告:
“不要命啦,那可是不久前從終南山回來的福王殿下,從前當然沒見過啦!他旁邊的小郎君你總該眼熟的吧?正是太平公主殿下吶!”
周遭人恍然大悟:“難怪!難怪!”
同時,也歇了不該有的心思。近日福王殿下可是坊間百姓熱議的話題。
眾人沒少聽聞關於那位的傳言,帝後對福王有多寵愛,是含在嘴裏怕化了,捧在手心怕摔了,輕易誰敢招惹?
據聞,紫宸殿裏的陛下,一天至少賞賜福王三次,珠寶珍品自不消說,陛下就寢前看到有趣的故事,也得叫滕總管親自跑一趟,把書給福王送過去。
不少人都聽說了,陛下近日私下向朝中大臣打聽,問誰家有珍藏食譜,能否叫他的福王一飽口福?
拳拳愛子之心,哪個大臣好拒絕?只能抄方子一道,送進大明宮請福王笑納啦!
如此盛寵,確實為秋東在外行走,省了很多麻煩。
卻也能招來一些特別的麻煩,好比眼前的賀蘭敏之。
賀蘭敏之,如今在朝也是大紅人,概因他乃武後的親外甥,與魏國夫人賀蘭敏之一母同胞,且他外祖母榮國夫人,對他極近寵愛。上頭有那麽多座大山可靠,本身又才華橫溢,年輕貌美。
所以行事上比很多李唐皇室子弟更肆意,自來也沒覺得長安城裏有何人是他賀蘭敏之不能招惹的。
因而這日,賀蘭敏之很不客氣的在丹鳳門外攔住準備回宮的秋東的馬車。
“福王殿下,賀蘭敏之這箱有禮了。”
秋東並未下車,只從來臣撩開的車簾中往下瞧了一眼,語氣淡淡的:
“賀蘭大人有事嗎?”
賀蘭敏之笑的和狐貍一般,唇角帶笑,眼神上下打量秋東,語氣有幾分說不出的輕佻:
“你我表兄弟之間,無事便不能親近親近嗎?殿下這話可真真叫人傷心吶!”
秋東懶得與這種貨色多費口舌,直接讓來臣放下車簾,吩咐車夫:
“走吧。”
賀蘭敏之見狀,當即變了臉色,以身堵在馬車前,迫使馬車險險停下,卻並不開口,眼神危險的盯著馬車,也不知在想什麽。
秋東卻不慣他這毛病,隔著車簾,聲音帶上了幾分冷意:
“讓開!”
賀蘭敏之仿似腳下生根,面上換了正經顏色,朗聲道:
“殿下何必如此動怒,敏之並未有惡意,今日在此等候,實是出於無奈。敏之有事相求,還請殿下撥冗一見!”
秋東並未因此改變態度:
“既是有事,便正經遞了帖子,本王有空自會召見。”
賀蘭敏之見福王如此難纏,簡直油鹽不進,生怕他說出更難聽的,直接道:
“殿下,下臣所求,本是家事,不值當耽擱您的時間。聽聞阿妹敏月與殿下之間存在些許小誤會,因而至今被陛下禁足於宮中。敏月性情純良,並未存壞心思,詞不達意也是常有之事,待您與她相熟,便知她實乃性情忠厚之人,並非有意與您為難,還請殿下大人有大量,原諒則個!”
“這話說的沒頭沒腦,賀蘭敏月被禁足,並非因本王之故,禁足是陛下的旨意,雖不知賀蘭大人哪裏誤會了,可你若想求情的話,該去找陛下。”
“殿下,咱們明人不說暗話,敏月性子雖有些驕縱,可陛下與娘娘一向對她寵愛有加,不舍得動她一根頭發絲。若非言語間對您不敬,惹得陛下與娘娘不快,哪能招此禍事?”
福王這話就連坊間無知百姓都糊弄不過去,如今坊間還有哪個不知道陛下用敏月殺雞儆猴,表達對福王的偏愛?
想想敏月托人給他送來的書信,言及這兩月在宮中遭受的人情冷暖,賀蘭敏之心頭火起。自打姨母做了皇後,他和阿妹還從未如此狼狽過。就連姨母生的幾個皇子,與他也是表面上客客氣氣的,哪像福王一般毫不給他留情面?
秋東見他冥頑不靈,索性讓來臣重新撩開車簾,把話說開了:
“既知道是得罪了本王,你又哪來的自信,覺得你不痛不癢解釋兩句,本王便能既往不咎?”
賀蘭敏之一噎,心道,當然是因為我乃賀蘭敏之,皇後姨母最信重的親外甥吶,如今武家在朝為官的,可就我一人!只我能在朝堂上為姨母張目,辦她想辦之事!
可這話我能大喇喇說出來嗎?我不說,你身為姨母最偏愛的孩子,就真的一點兒都不懂嗎?
秋東再次吩咐車夫:“走吧。”
這回賀蘭敏之沒追上去,反倒朝馬車方向大聲道:
“殿下,您可想清楚了?適可而止!姨母心裏是希望我們表兄弟能和睦相處的!”
這是拿武後威脅上了?
秋東覺得好笑,隨口吩咐:
“禁中喧嘩,打十板子手心,叫賀蘭大人長長記性。”
秋東身邊的侍衛,可都是帝後二人親自挑選的,令行禁止,主打一個聽話。二話不說便押著賀蘭敏之,在丹鳳門前,直接行刑。
賀蘭敏之懵了,他身邊的親隨也被驚的手足無措。
眼見板子已經打到了賀蘭敏之手上,賀蘭敏之又不是多硬氣的人,嘴裏不時發出慘叫,更是對著已經逐漸遠去的馬車,咬牙切齒道:
“福王!福王殿下!你好的很!”
親隨怕他說出更過分的話,大著膽子上前捂住他的嘴,又是打發人給宮外的韓國夫人報信,給宮內的魏國夫人報信,又是叫人速速去榮國夫人府上搬救兵,生怕這位小爺在丹鳳門鬧起來。
要知道丹鳳門可是大明宮正北門,門前大街上整日來來往往皆達官顯貴,左右金吾衛,進出宮的官員,以及街對面的永興坊,可全都瞧見賀蘭敏之挨打了。
打十板子手心,不是多嚴重的懲罰,可著實下了賀蘭敏之的面子。
一天時間不到,就連平康坊進進出出的胡商,都知道賀蘭大人被福王殿下打了手心。
賀蘭敏之算是徹底恨上了秋東。
榮國夫人府裏,良醫小心翼翼給賀蘭敏之手心上藥,賀蘭敏之疼的齜牙咧嘴,嘴裏罵罵咧咧:
“不就是個短命的病秧子,我倒要看看他能囂張到幾時?人盡皆知的事,偏陛下和娘娘要所有人裝聾作啞,陪他演戲,倒是好命的很!可這福氣,我怕他有命來拿,沒命享受!”
榮國夫人滿頭珠翠,在旁矮聲勸慰道:
“福王那就是個性子左的,自小在終南山上和一幫子道士長大,又不知被如玄皇爺那等潑皮教了一腦袋什麽稀奇古怪的道理,和個榆木疙瘩一般,哪能以常人之理待之?
別說敏月在他跟前碰壁了,前幾日我進宮想在他面前替敏月說幾句好話,可他倒好,直楞楞等著我給他行大禮,才肯叫人扶我起身。問話也是一板一眼,根本聽不懂我拉家常的意思,我將將說了一句敏月是無心之失,大可不必往心裏去,他就說天子面前無戲言,勸我一把年紀放尊重些。
你說說你,那樣一個人,我都告訴你,不叫你從他身上下功夫了,你偏不死心要試試。今兒這事傳出去,多損顏面吶?”
“哼,我賀蘭敏之的面子可不是這麽好下的!”得好好琢磨琢磨,該如何從福王身上討回這個面子。
“敏之啊,他確實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,叫人收了他進宮的牌子吧。”延英殿裏,武後聽侍女沐封稟報後,淡淡說了一句,連頭都沒擡,繼續批改手中奏折。
而秋東那頭,則被聽聞此事的皇帝,又賞賜了一串兒珍寶以作安撫。
皇帝還私下吩咐滕總管:
“魏國夫人那裏,規矩也太松懈了,禁足反省就該有禁足的樣子。昨日榮國夫人能去探望,前日韓國夫人能去探望,今日連賀蘭敏之都能與之傳信,朕的禁足旨意,竟成了一紙空文不成?”
“是,奴這就重新安排守規矩之人去服侍魏國夫人。”
來臣將這些消森*晚*整*理息說給主子聽,秋東聽過便罷,並不往心上放。
如賀蘭敏之那樣的人多了,覺得他們近距離接觸到了皇權,便等於他們擁有了皇權,可以為所欲為。
大錯特錯!
真正的權利,永遠掌握在大明宮的主人手裏,帝後一句話,便能叫他顏面盡失,權利成虛妄空談。
秋東從阿耶賞賜的清單中,挑出一副暖玉棋子:
“叫人給二兄送去,他喜歡鉆研棋道,用著正正合適,且告訴二兄一聲,他前日贈我的東海大珍珠,鑲嵌在發冠上極好,待隨阿耶去泰山封禪的路上,我自是要戴出去叫人瞧瞧的!”
這頭才說起泰山封禪,傍晚秋東從溫寶殿溜達去紫宸殿,陪阿耶一起用晚膳時,就聽了一場他耶娘關於此次封禪的爭吵。
秋東一開始,是本著“大人說話小孩子少插嘴”的原則,任由兩人爭執不休,他盡管吃自個兒的。
奈何他家大人不知出於什麽心理,吵到一半,忽然把目光對準過分悠閑的他,叫他來評評理。
皇帝說:
“自古以來泰山封禪,都是帝王的事,你阿娘一婦道人家,非要跟著摻和進來做什麽?”
皇後語調柔柔,態度卻很明確:
“自來如此,便都是對的嗎?您這話何其可笑,若都遵循祖宗之法不可變那一套,哪能有如今的煌煌大唐?太||祖皇帝合該繼續做前隋的大臣吶!”
皇帝甩袖:“你這是胡攪蠻纏,不講道理,叫福王來評評理,哪有你這樣的皇後?”
皇後也說:“吾之想法,難道錯了嗎?自來帝王在泰山之巔祭祀天地,可自來也要求男主外女主內。陛下您在泰山頂祭天,吾在泰山底祭地,也是天經地義之舉吶!福王你來說說,阿娘的想法何錯之有?”
福王秋東,慢吞吞咽下一口脆筍,揉揉太陽穴,再揉揉太陽穴,一句話還沒出口,就被打斷了表演。
“不許裝身體不適!”
好吧,父母吵架,還是這種公說公有理,婆說婆有理的事,做孩子的只能在中間和稀泥,給雙方一個臺階下。
他道:
“換個角度想,自來還沒有皇後替皇帝處理政務的呢,阿娘如今不是正在為阿耶分擔了嗎?阿耶您與阿娘的感情,自是與旁人不同的,即是患難與共的夫妻,也是可以交托後背的知己夥伴吶。”
關鍵如今阿耶身體休要靜養,太子阿兄於朝政上手段稚嫩,阿耶身邊只阿娘能放心交托政務,這種時候,兩人既是夫妻,又是夥伴,互相信任的同時又互相防備,關系之覆雜,外人無法輕易理解。阿娘心裏已經有這個想頭了,沒了這次機會,她還得找下回,對於已經手握一半皇帝之權的她,誰能攔得住?
除非阿耶真能狠心廢了阿娘,那太子阿兄又該如何自處?屆時,誰又能真正讓阿耶安心交托政務呢?事情回到原點。
阿耶呀,您犟不過,不如順了阿娘的意,我給您個臺階,您就順著下了吧!
秋東雖沒明說,可眼睛裏明晃晃表達了這個意思,讓輕易看懂了的皇帝,一度覺得孩子太聰明,也不是什麽好事。
嗨,真是個倒黴孩子!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對於皇後的問題, 秋東沒直接回答,反而道:
“那要看是阿娘想改,還是阿耶想改了。”
“阿娘如何?阿耶又如何?”
皇帝覺得有趣, 看福王憊懶樣子,問出的話都帶上了幾分笑意, 讓這個本該分外嚴肅的話題,多了些許溫情。
秋東卻說起了一樁眾所周知的陳年往事:
“昔日太|宗皇帝, 也就我祖父在位時,世家大族, 尤其是以清河崔氏為首的山東世家大族, 仍然對朝政有很強影響力,單從五姓七望家族,傲慢的不與皇家通婚,就能看出一二。”
宰相薛元超都曾感嘆:“此生所憾為不能娶五姓之女也”。
而他們老李家,在世家那裏,也只勉強算個新貴。跟隨老李家起兵的那些人,很多連新貴都撈不著。
他說:“舊的世家大族, 依靠婚姻關系,吸引朝廷新貴們向他們靠攏, 進而擴大世家在朝中的影響力。
所以祖父他老人家便起了念頭, 命吏部尚書高士廉修《氏族志》, 堅持的原則便是‘欲崇樹今朝冠冕’, ‘不論數代已前, 只取今日官品、人才作等級’。重新劃定世家等級, 自此李姓皇族成為一等世家, 而外戚成為二等,五姓七望世家, 仍然名列前茅。”*
所以呢?殿內靜悄悄的,帝後二人都沒說話。
秋東終於睜開眼,揮退殿內伺候的奴仆,語氣雖輕但很確定:
“所以阿娘主張此事,與阿耶主張此事,本質的區別在於,阿耶想繼續祖父未完成之事業,再次打擊世家門閥的力量,而阿娘是想提高武姓的威望。”
當然了,秋東相信他阿娘並非全然私心。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,還不是帝王的她,不可能去做皇帝該做的事。
秋東也很能相信,此時的阿娘,並未生出登頂天下的野望,畢竟如今阿耶健在,太子阿兄仁義之名,朝野內外稱讚。阿兄之下,單是阿娘生的兒子便有三個,另有阿耶其他成年兒子無數。這江山,輪也輪不著阿娘。
皇後並未著惱,頗為好奇的問了一句:
“福王緣何這般做想?”
秋東看她一眼,偏過頭,喝口溫度剛剛好的甜湯,語氣莫名矮了三分,別別扭扭道:
“昔日,阿耶欲立您為後,以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等人為首的隴西貴族極力反對,其原因之一,便是王皇後出生太原王氏,而您文水武氏,乃籍籍無名之輩,憑甚可取而代之?”*
阿娘在這方面,向來不是個大度人,不可能不記仇。當然了,也並非說阿娘就是個小氣之人,可還是那句話,得看用在什麽地方上。
皇後被幺兒的直言不諱逗笑,與皇帝對視一眼,都從對方眼裏看到了深深的遺憾。
如此聰慧通透,若是長成,定能成我大唐頂梁之材吶!
秋東一點都不想看懂兩人的眼神,反正十年,二十年,三十年,發現他總也吊著口氣死不了的時候,耶娘便不是今日之心情啦。
到時候誰煩誰且說不定呢!
這日,秋東正與阿姐裝扮成背著家裏人偷偷出門見世面的小郎君,混進大名鼎鼎的平康坊,非常大手筆的要了二樓雅間,見識晝夜喧呼,燈火不絕,京中諸坊,莫之與比的繁華。*
兩人被目不暇接的表演吸引了全部註意力,忽聽旁邊有人驚呼:
“今早由李義府上奏,請求陛下修改《氏族志》為《姓氏錄》”!
一石激起千層浪。
因兩邊雅間的窗戶都是打開的,這話讓秋東和小皇姐聽了個清清楚楚。
小皇姐向來不理朝政,還沒想通其中關鍵所在,只雙手撐著下巴,好奇道:
“這與咱們又有何關系呢?”
又怎會沒關系呢?
秋東淺笑,俊美的面容在陽光下熠熠生輝:
“且看著便知,對朝局是一次清洗,對阿娘是一場大豐收。”
果然,這一提議在朝中引起軒然大波,然而最終結果是,五品以上官員全部進入《姓氏錄》,其家人終生免除徭役,且享有政治經濟上的特權,進而打擊了世家門閥的勢力。
皇後文水武姓成了一等世家,而像李義府,許敬宗等擅鉆營,在朝中名聲不佳,從未出現在《氏族志》中之人,也因官居宰相,位列《姓氏錄》二等。
朝中局面為此大變,寒門庶族借此機會登天子堂,與世家門閥之力量相互抗衡。
結果與秋東預料的幾乎一模一樣,讓太平對阿弟的智慧有了更深了解。
這些日子,秋東與小皇姐,將長安城一百零八坊逛了個遍,對平康坊的興趣減淡,兩人稍作改裝,迷戀上了衣冠家。
衣冠家,初聽此名,秋東還以為是什麽裁縫鋪子或成衣鋪子。
結果進去才發現裏頭別有洞天,有蕭家餛飩,漉去湯肥,可以淪茗。庚家棕子,白瑩如玉。韓約能作櫻桃畢羅,其色不變。有能造冷胡突鲙、鱧魚臆、連蒸詐草、草皮索餅。*
簡直像是到了快樂老家。
秋東身著靛藍綢衣,頭上戴著碩大鬥笠,遮住了大半身形,即便吃飯也不取下,四五十號家丁侍衛隨行,已經是衣冠家的常客啦。
和小皇姐對面而食,吃的小臉紅撲撲,從內而外散發出幸福氣息。
只能說,不管家裏飯菜多香,孩子都喜歡去外面吃零食,這種事從古至今不鮮見。
小皇姐做郎君打扮,很是秀氣的用帕子擦了嘴角,看一眼周圍,全是他兩帶出來的侍衛,才低聲對秋東道:
“阿弟你知道嗎?我聽薛三郎講,在修改了《姓氏錄》後,阿娘不滿足於文水武姓位列一等世家,又將外祖父武士彟追封為周國公,外祖母楊氏封為榮國夫人。
阿弟你說,阿娘她到底在想什麽呀?”
秋東理解小皇姐的困惑,眾所周知,早年外祖父的發妻相裏氏去世,留下兩個兒子,武元慶與武元爽。
外祖父很快續弦,續娶的就是他們的外祖母楊氏。而楊氏過門生下三個女兒後不久,外祖父便去世了。武元慶與武元爽,仗著家中男丁身份,便對楊氏母女極盡淩虐羞辱之舉。
也就是說,阿娘幼時在家中沒少受異母兄長的欺淩。
等阿娘成為皇後,武元慶被貶為龍州刺史,到任即病逝,武元爽則被貶到濠州擔任刺史,後來因罪被流放到振州而死。*
說裏面沒有阿娘覆仇的意思,誰信吶?
太平很難相信阿娘對武家人還有多餘的感情,可如今,阿娘又一再擡高外祖父的身份,讓太平困惑極了。
秋東提醒她:
“感情和實際需求是兩回事,阿娘在提高武家地位的同時,也是擡高自身聲望吶,否則阿娘身為皇後,又剛剛躋身一等世家之列,卻身後無武家子侄支撐,朝堂更無一能用之人,放眼望去,兩手空空,她心裏會不安的。”
阿娘那樣的女人,心裏不安會做出什麽,阿耶身為枕邊人心裏清楚的很。所以很多事,看似是阿娘一意孤行所為,可未嘗沒有阿耶的縱容。
太平又不是傻瓜,很快接受了這個說法,眼珠子一轉,很會舉一反三,小聲道:
“那我曉得了,阿娘追封外祖父為周國公,而外祖母卻非周國夫人,而是榮國夫人,這就是阿娘對武家的態度,我說的對不對?”
秋東骨節分明的手從袖中伸出,輕輕敲在阿姐腦門兒上,語帶讚賞:
“孺子可教!”
有些人的出眾,即便大鬥笠遮住全身,也是無法阻擋他散發出來的光芒。秋東只露出一只手,周圍便有不少食客偷偷朝這邊打量。
得,太平一瞧,便知道這地方又待不成了。
阿弟這個惑人精,走哪兒,哪兒有人丟魂。
這些天,他們不止一次遇到這種情形,太平很熟練的一招手,周圍護衛們便將福王保護的密不透風,快速離開此地,不叫任何人近身。
等他們的身形消失在人群中,才有食客低聲打聽:
“方才是哪位貴人,怎的從未在長安城見過?排場不是一般的大,舉止優雅,瞧著便氣度不凡,若能結交一二,豈不美哉?”
長安城這地方,一片瓦掉下去能砸到三個縣令,總有那消息靈通的,便低聲警告:
“不要命啦,那可是不久前從終南山回來的福王殿下,從前當然沒見過啦!他旁邊的小郎君你總該眼熟的吧?正是太平公主殿下吶!”
周遭人恍然大悟:“難怪!難怪!”
同時,也歇了不該有的心思。近日福王殿下可是坊間百姓熱議的話題。
眾人沒少聽聞關於那位的傳言,帝後對福王有多寵愛,是含在嘴裏怕化了,捧在手心怕摔了,輕易誰敢招惹?
據聞,紫宸殿裏的陛下,一天至少賞賜福王三次,珠寶珍品自不消說,陛下就寢前看到有趣的故事,也得叫滕總管親自跑一趟,把書給福王送過去。
不少人都聽說了,陛下近日私下向朝中大臣打聽,問誰家有珍藏食譜,能否叫他的福王一飽口福?
拳拳愛子之心,哪個大臣好拒絕?只能抄方子一道,送進大明宮請福王笑納啦!
如此盛寵,確實為秋東在外行走,省了很多麻煩。
卻也能招來一些特別的麻煩,好比眼前的賀蘭敏之。
賀蘭敏之,如今在朝也是大紅人,概因他乃武後的親外甥,與魏國夫人賀蘭敏之一母同胞,且他外祖母榮國夫人,對他極近寵愛。上頭有那麽多座大山可靠,本身又才華橫溢,年輕貌美。
所以行事上比很多李唐皇室子弟更肆意,自來也沒覺得長安城裏有何人是他賀蘭敏之不能招惹的。
因而這日,賀蘭敏之很不客氣的在丹鳳門外攔住準備回宮的秋東的馬車。
“福王殿下,賀蘭敏之這箱有禮了。”
秋東並未下車,只從來臣撩開的車簾中往下瞧了一眼,語氣淡淡的:
“賀蘭大人有事嗎?”
賀蘭敏之笑的和狐貍一般,唇角帶笑,眼神上下打量秋東,語氣有幾分說不出的輕佻:
“你我表兄弟之間,無事便不能親近親近嗎?殿下這話可真真叫人傷心吶!”
秋東懶得與這種貨色多費口舌,直接讓來臣放下車簾,吩咐車夫:
“走吧。”
賀蘭敏之見狀,當即變了臉色,以身堵在馬車前,迫使馬車險險停下,卻並不開口,眼神危險的盯著馬車,也不知在想什麽。
秋東卻不慣他這毛病,隔著車簾,聲音帶上了幾分冷意:
“讓開!”
賀蘭敏之仿似腳下生根,面上換了正經顏色,朗聲道:
“殿下何必如此動怒,敏之並未有惡意,今日在此等候,實是出於無奈。敏之有事相求,還請殿下撥冗一見!”
秋東並未因此改變態度:
“既是有事,便正經遞了帖子,本王有空自會召見。”
賀蘭敏之見福王如此難纏,簡直油鹽不進,生怕他說出更難聽的,直接道:
“殿下,下臣所求,本是家事,不值當耽擱您的時間。聽聞阿妹敏月與殿下之間存在些許小誤會,因而至今被陛下禁足於宮中。敏月性情純良,並未存壞心思,詞不達意也是常有之事,待您與她相熟,便知她實乃性情忠厚之人,並非有意與您為難,還請殿下大人有大量,原諒則個!”
“這話說的沒頭沒腦,賀蘭敏月被禁足,並非因本王之故,禁足是陛下的旨意,雖不知賀蘭大人哪裏誤會了,可你若想求情的話,該去找陛下。”
“殿下,咱們明人不說暗話,敏月性子雖有些驕縱,可陛下與娘娘一向對她寵愛有加,不舍得動她一根頭發絲。若非言語間對您不敬,惹得陛下與娘娘不快,哪能招此禍事?”
福王這話就連坊間無知百姓都糊弄不過去,如今坊間還有哪個不知道陛下用敏月殺雞儆猴,表達對福王的偏愛?
想想敏月托人給他送來的書信,言及這兩月在宮中遭受的人情冷暖,賀蘭敏之心頭火起。自打姨母做了皇後,他和阿妹還從未如此狼狽過。就連姨母生的幾個皇子,與他也是表面上客客氣氣的,哪像福王一般毫不給他留情面?
秋東見他冥頑不靈,索性讓來臣重新撩開車簾,把話說開了:
“既知道是得罪了本王,你又哪來的自信,覺得你不痛不癢解釋兩句,本王便能既往不咎?”
賀蘭敏之一噎,心道,當然是因為我乃賀蘭敏之,皇後姨母最信重的親外甥吶,如今武家在朝為官的,可就我一人!只我能在朝堂上為姨母張目,辦她想辦之事!
可這話我能大喇喇說出來嗎?我不說,你身為姨母最偏愛的孩子,就真的一點兒都不懂嗎?
秋東再次吩咐車夫:“走吧。”
這回賀蘭敏之沒追上去,反倒朝馬車方向大聲道:
“殿下,您可想清楚了?適可而止!姨母心裏是希望我們表兄弟能和睦相處的!”
這是拿武後威脅上了?
秋東覺得好笑,隨口吩咐:
“禁中喧嘩,打十板子手心,叫賀蘭大人長長記性。”
秋東身邊的侍衛,可都是帝後二人親自挑選的,令行禁止,主打一個聽話。二話不說便押著賀蘭敏之,在丹鳳門前,直接行刑。
賀蘭敏之懵了,他身邊的親隨也被驚的手足無措。
眼見板子已經打到了賀蘭敏之手上,賀蘭敏之又不是多硬氣的人,嘴裏不時發出慘叫,更是對著已經逐漸遠去的馬車,咬牙切齒道:
“福王!福王殿下!你好的很!”
親隨怕他說出更過分的話,大著膽子上前捂住他的嘴,又是打發人給宮外的韓國夫人報信,給宮內的魏國夫人報信,又是叫人速速去榮國夫人府上搬救兵,生怕這位小爺在丹鳳門鬧起來。
要知道丹鳳門可是大明宮正北門,門前大街上整日來來往往皆達官顯貴,左右金吾衛,進出宮的官員,以及街對面的永興坊,可全都瞧見賀蘭敏之挨打了。
打十板子手心,不是多嚴重的懲罰,可著實下了賀蘭敏之的面子。
一天時間不到,就連平康坊進進出出的胡商,都知道賀蘭大人被福王殿下打了手心。
賀蘭敏之算是徹底恨上了秋東。
榮國夫人府裏,良醫小心翼翼給賀蘭敏之手心上藥,賀蘭敏之疼的齜牙咧嘴,嘴裏罵罵咧咧:
“不就是個短命的病秧子,我倒要看看他能囂張到幾時?人盡皆知的事,偏陛下和娘娘要所有人裝聾作啞,陪他演戲,倒是好命的很!可這福氣,我怕他有命來拿,沒命享受!”
榮國夫人滿頭珠翠,在旁矮聲勸慰道:
“福王那就是個性子左的,自小在終南山上和一幫子道士長大,又不知被如玄皇爺那等潑皮教了一腦袋什麽稀奇古怪的道理,和個榆木疙瘩一般,哪能以常人之理待之?
別說敏月在他跟前碰壁了,前幾日我進宮想在他面前替敏月說幾句好話,可他倒好,直楞楞等著我給他行大禮,才肯叫人扶我起身。問話也是一板一眼,根本聽不懂我拉家常的意思,我將將說了一句敏月是無心之失,大可不必往心裏去,他就說天子面前無戲言,勸我一把年紀放尊重些。
你說說你,那樣一個人,我都告訴你,不叫你從他身上下功夫了,你偏不死心要試試。今兒這事傳出去,多損顏面吶?”
“哼,我賀蘭敏之的面子可不是這麽好下的!”得好好琢磨琢磨,該如何從福王身上討回這個面子。
“敏之啊,他確實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,叫人收了他進宮的牌子吧。”延英殿裏,武後聽侍女沐封稟報後,淡淡說了一句,連頭都沒擡,繼續批改手中奏折。
而秋東那頭,則被聽聞此事的皇帝,又賞賜了一串兒珍寶以作安撫。
皇帝還私下吩咐滕總管:
“魏國夫人那裏,規矩也太松懈了,禁足反省就該有禁足的樣子。昨日榮國夫人能去探望,前日韓國夫人能去探望,今日連賀蘭敏之都能與之傳信,朕的禁足旨意,竟成了一紙空文不成?”
“是,奴這就重新安排守規矩之人去服侍魏國夫人。”
來臣將這些消森*晚*整*理息說給主子聽,秋東聽過便罷,並不往心上放。
如賀蘭敏之那樣的人多了,覺得他們近距離接觸到了皇權,便等於他們擁有了皇權,可以為所欲為。
大錯特錯!
真正的權利,永遠掌握在大明宮的主人手裏,帝後一句話,便能叫他顏面盡失,權利成虛妄空談。
秋東從阿耶賞賜的清單中,挑出一副暖玉棋子:
“叫人給二兄送去,他喜歡鉆研棋道,用著正正合適,且告訴二兄一聲,他前日贈我的東海大珍珠,鑲嵌在發冠上極好,待隨阿耶去泰山封禪的路上,我自是要戴出去叫人瞧瞧的!”
這頭才說起泰山封禪,傍晚秋東從溫寶殿溜達去紫宸殿,陪阿耶一起用晚膳時,就聽了一場他耶娘關於此次封禪的爭吵。
秋東一開始,是本著“大人說話小孩子少插嘴”的原則,任由兩人爭執不休,他盡管吃自個兒的。
奈何他家大人不知出於什麽心理,吵到一半,忽然把目光對準過分悠閑的他,叫他來評評理。
皇帝說:
“自古以來泰山封禪,都是帝王的事,你阿娘一婦道人家,非要跟著摻和進來做什麽?”
皇後語調柔柔,態度卻很明確:
“自來如此,便都是對的嗎?您這話何其可笑,若都遵循祖宗之法不可變那一套,哪能有如今的煌煌大唐?太||祖皇帝合該繼續做前隋的大臣吶!”
皇帝甩袖:“你這是胡攪蠻纏,不講道理,叫福王來評評理,哪有你這樣的皇後?”
皇後也說:“吾之想法,難道錯了嗎?自來帝王在泰山之巔祭祀天地,可自來也要求男主外女主內。陛下您在泰山頂祭天,吾在泰山底祭地,也是天經地義之舉吶!福王你來說說,阿娘的想法何錯之有?”
福王秋東,慢吞吞咽下一口脆筍,揉揉太陽穴,再揉揉太陽穴,一句話還沒出口,就被打斷了表演。
“不許裝身體不適!”
好吧,父母吵架,還是這種公說公有理,婆說婆有理的事,做孩子的只能在中間和稀泥,給雙方一個臺階下。
他道:
“換個角度想,自來還沒有皇後替皇帝處理政務的呢,阿娘如今不是正在為阿耶分擔了嗎?阿耶您與阿娘的感情,自是與旁人不同的,即是患難與共的夫妻,也是可以交托後背的知己夥伴吶。”
關鍵如今阿耶身體休要靜養,太子阿兄於朝政上手段稚嫩,阿耶身邊只阿娘能放心交托政務,這種時候,兩人既是夫妻,又是夥伴,互相信任的同時又互相防備,關系之覆雜,外人無法輕易理解。阿娘心裏已經有這個想頭了,沒了這次機會,她還得找下回,對於已經手握一半皇帝之權的她,誰能攔得住?
除非阿耶真能狠心廢了阿娘,那太子阿兄又該如何自處?屆時,誰又能真正讓阿耶安心交托政務呢?事情回到原點。
阿耶呀,您犟不過,不如順了阿娘的意,我給您個臺階,您就順著下了吧!
秋東雖沒明說,可眼睛裏明晃晃表達了這個意思,讓輕易看懂了的皇帝,一度覺得孩子太聰明,也不是什麽好事。
嗨,真是個倒黴孩子!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